在各种ELISA方法中,夹心ELISA因其卓越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检测二价或多价大分子抗原,在免疫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夹心ELISA法使用两种针对不同表位的抗体来捕获和检测目标抗原,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第一种抗体包被在酶标板上,用于捕获目标抗原;第二种抗体则与酶联结,用于检测被捕获的抗原。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夹心ELISA的原理和步骤,请继续阅读下文。
夹心ELISA法原理
夹心ELISA,又称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是一种高特异性和敏感的免疫分析技术,用于检测体液中可溶性的大分子抗原。其原理是:首先将特异性捕获抗体包被在酶标板的固相载体表面,并用封闭液封闭未结合的位点。然后加入待测样本,使样本中的抗原与捕获抗体结合。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后,加入针对目标抗原不同表位的酶标检测抗体,使其与已结合的抗原结合。再次洗涤去除未结合的酶标抗体。最后加入酶的底物,酶催化底物反应产生可检测的信号,如颜色变化或荧光。信号强度与抗原的浓度成正比。通过与预先建立的标准曲线比较,即可定量测定样本中抗原的浓度。每次加样后都需要进行洗涤步骤,以减少非特异性结合的干扰。
夹心ELISA法步骤
包被抗体。在酶标板(通常是96孔板)的每个孔中加入特定的捕获抗体,该抗体能特异性结合目标抗原。将孔位在室温或4℃下孵育一段时间,使抗体牢固吸附到板上。完成之后,使用洗涤液洗去未结合的抗体。
封闭处理。为了减少非特异性结合,需要将孔中加入封闭剂(如BSA或明胶),覆盖未结合的表面。孵育一段时间后,再次洗涤去除未结合的封闭剂。
样本加入与孵育。将含有待测抗原的样本加入到已包被和封闭的孔中。孵育一段时间,使样本中的抗原与板上的抗原结合。孵育一段时间后,再次洗涤去除未结合的样本成分。
酶标抗体添加。加入针对目标抗原不同表位的、已与酶(如HRP)标记的第二抗体。这个抗体将与第一步固定在板上的抗原结合,形成“夹心”结构。孵育一段时间后,再次洗涤去除未结合的酶标抗体。
底物与显色。加入酶的底物,如TMB或ABTS,酶标抗体中的酶会催化底物产生颜色变化。显色反应在一定时间后终止,通常通过加入酸性溶液来停止反应。
读取与分析。使用酶标仪测量每个孔的颜色强度,通常是在特定波长下(如450nm)。根据标准曲线(由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生成)计算未知样本中抗原的浓度。
上述是夹心ELISA法检测步骤,理解这些原理和步骤对于成功进行直接ELISA实验至关重要。夹心ELISA法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广泛应用在免疫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相较于其他ELISA方法,夹心ELISA操作简便、使用两种抗体识别抗原的不同表位,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适用于复杂样品检测,这限制了该方法对一些小分子抗原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更高效、更灵敏的间接ELISA方法将不断涌现,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更强大的工具。